10年专注农产品研发产品质量有保 售后7×24小时服务
24小时咨询热线:4006666666
联系我们
农产品有限公司
全国免费服务热线:4006666666
地址 :中国·北京
联系人:陈经理
您的位置: 首页>>热门话题>>正文
热门话题

北流主要农产品有哪些(你最喜欢买什么样的农产品)

时间:2023-05-05 作者:admin666ss 点击:16次

今天给各位分享关于【北流主要农产品有哪些】,以及【你最喜欢买什么样的农产品】的知识点。如果您能从中获取启发,那就是我们开心的事了,现在开始吧!

北流主要农产品有哪些,你最喜欢买什么样的农产品?

我喜欢买绿色无农药超标、无激素抛光打蜡、无磷化铝杀毒、最好不要套袋子,尽量不是大棚里的......

当然,这些是我喜欢的,至于能不能买到,那是另外一回事。但是我在做这样的事情。我的事业就是找到这样的农产品,为自己、为家人、为粉丝们找到放心的农产品。

我拒绝吸取下面粉丝留言说这样的农产品根本找不到,或者都这样其他农民怎么活等等言论。你怎么活我不管,但是我不愿意吃你在污水泡了一晚上为了明天能够让蔬菜更漂亮以及重量更重而能卖个好价钱的蔬菜,这样没有什么错误啊。我也不愿意吃你为了延长保质期和清洗打蜡套袋子的水果,这样也没有什么错误啊。我更不希望吃到膨大剂、催红素甚至转基因搞出来的农产品。我不希望我以及有同样思维的人的身体以及下一代被这样的农产品给变得孱弱。我只想在我能选择的范围内找点正常的农产品。这是我想要的,也是我做农业的使命。

我合伙人就在广西玉林承包了500亩百香果。在山林里面追求绿色种植。当这个消息扩散出去的时候遭来很多人谩骂,不是客户,都是同行。我们说不愿意用农药杀虫,别人都说我们是骗子。

我们追求绿色种植。何为绿色种植,那就是不用农药杀虫。想尽一切办法摆脱掉果子对农药的依赖性。尽可能的让百香果绿色健康。

其实很简单,咱直接用诱虫灯、沾虫纸即可。虽然辛苦点。但是绿色农产品概念本就该让年轻一代的不服输、有品牌意思、有绿色健康理念的新农民来挑战、突破。

至于为什么我这边熟悉,因为我是民间百味啊。一帮80后、90后;很多地方的特色美食以及民间趣味我都熟悉啊。特别是百香果,我有500亩的经验。希望和大家多多交流。也可以关注我,了解我的最新动态。

请问湖南湘西有什么特色?

你好 我是华强北涛哥 这个问题我来回答

一向对盗墓剧不是特别感冒的我,最近被朋友疯狂安利爆红的《怒晴湘西》,看了几集之后……

真香!

这部号称“吊打”其他所有盗墓剧的“2019年第一网剧”,选角、演技、特效、剧情都在线,不仅深得鬼吹灯“原著粉”的心,还圈了不少抱着看热闹的心而来的“局外人”。如果你对湘西的自然风光、赶尸、巫术、毒蛊充满向往,这部剧将“全方位”满足你的好奇心。

长久以来,湘西被主观地贴上了许多刻板标签:影视剧里的湘西,不是赶尸下蛊,就是抗日剿匪;旅游攻略里的湘西,不是凤凰,就是张家界;美食纪录片里的湘西,不是辣椒泡菜,就是腊肉苞谷酒;对于湘西,我们忽略和遗漏了太多东西:

那些深藏在清山里的神奇密码:毛古斯、傩戏、梯玛神歌……

那些浸润在秀水里的浪漫情怀:沅有芷兮醴有兰、渡船、楚歌……

那些融入在生活里的日常符号:小背篓、吊脚楼、赶场、酸辣、花布……

那些散落在山水间的村寨古城:里耶、芙蓉镇、茶峒、勾蓝瑶寨、洪江古商城……

那些镌刻在身体里的“湘西性格”:恰得苦,霸得蛮、坚忍、意气……

这片至今仍延续着上古楚风的“独立星球”,山与水滋养出的“浪漫秘境”,土家族、苗族、侗族的生活和精神家园,那山、那水、那人,“硬核”大湘西远比你想象的更“勾魂”!

关于湘西:

可能在许多人心中,凤凰就是湘西;而在地图上,湘西是“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但在文化地理概念中,“大湘西”是指雪峰山以西的:湘西州、张家界市、怀化市、邵阳市、江华瑶族自治县等。

关于赶尸:

作为一个湖南人,出门在外经常会被问:湘西真的有赶尸吗?……真有!

清朝起就有湘西“赶尸”的传闻,即赶尸人利用“秘术”,将客死异乡的人的尸体带回家乡,让他们入土为安。尽管听上去有些惊悚,但正如《怒晴湘西》陈玉楼所说,赶尸本质上是中国传统家文化的体现,为了送死去的故人回家。

关于巫蛊:

“巫术”源自上古时期,主要用于求福、驱灾、治病,预测谋划等事宜。毒蛊本质上也属于巫术的一种。所谓的“蛊”,是将百只虫子放在蛊中,不给任何食物,最后吃光了所有的虫子存活下来的就是“蛊”。

巫术听起来似乎离生活很遥远,但是作为一个在“大湘西”长大的姑娘,小的时候亲历了巫师治病、打卦预测等神奇事件,对当地人来说似乎很正常,但大家一定觉得

神乎其神吧,的确是特别的风土人情了。

山:湘西的灵魂,每一座山都写满故事与传说

这里的大山虽没有西部群山那样巍峨,但是山连山,山叠山,曾经令人生畏的荒野和百口莫辩的偏见,为湘西保留了一份原始纯真的风貌,一朝出世便有如芙蓉出水华丽转身……来湘西,爬最美的山,喝最美的酒。

|| 张家界--看山不到张家界,走遍世界也枉然

“举世瞩目”这个词用在某些景点宣传上会觉得有点扯,但是说张家界,就觉得实至名归。这里吸引了无数电影大片来取景,《怒晴湘西》肯定也不能错过张家界。近两年开通的大峡谷玻璃栈桥、百龙天梯,让张家界一直霸占“网红”前座。最近湖南连续低温,张家界完全就是一个冰雪世界,去过的朋友都实名喊话:美炸了!简直仙境!

地址:张家界市天门山、武陵源等景区

|| 壶瓶山--《怒晴湘西》瓶山古墓原型

|| 德夯--遗世独立的美丽大峡谷

德夯在苗语里就是“美丽的大峡谷”的意思,诚如其名,德夯隐藏在一片绝壁高耸峡谷深处,沿路溪河交错。进到这里,会经过湘西新地标——架在大峡谷间苗寨上空矮寨大桥,以及历史意义重大的蜿蜒曲折的川湘公路,美不胜收。天问台也是德夯大峡谷的精华所在,美得令人窒息,也险得令人心惊。天问台是湘西苗家人的神圣之地,每逢节庆,他们都会在此祭拜上天祖先,虔诚祈福。站在台上,你才发现湘西的山水是这样的美。

地址:湘西州吉首市矮寨镇

|| 吕洞山--苗族心中的精神家园

吕洞山是世界苗族心中的“圣山”,山间分布着156个古村落,是湖南传统村落分布最为集中、保存最为完好、最具特色的地区,更有意思的是苗族先祖以吕洞山为中心精巧布局了五个原始苗寨,按照“金木水火土”五行规划建设。这里,一山一河,一谷一坳,传统古村落点缀其间,阡接田连,炊烟袅袅,如世外桃源,人间仙境。著名画家黄铁山前几年来到这里,沉思过后,只来了一句:我x,太好看了!

地址:湘西州保靖县吕洞山镇境内

村寨:湘西的画意,诗意栖居的生活和精神家园

湘西的山连成片,栖居在大山里的土家族、苗族、侗族、瑶族等部落村寨更是数不胜数。他们与山相守相依,这里是他们生活和精神家园,至今还有很多偏远的村寨与外界鲜少联系。

|| 凉灯苗寨 --湘西最偏远原始的苗寨

凉灯,位于凤凰西北部的大山之巅,交通闭塞,与世隔绝。四周悬崖峭壁,山路盘旋,寨内古树参天,石板小径曲径通幽,鸟鸣鸡犬吠声清晰可闻,犹如从历史的画廊中走出来的苗寨一般。

地址:湘西州凤凰县山江镇凉灯村

|| 地笋苗寨 --歌声飘荡天然氧吧

地笋苗寨给人的第一感觉是安静的,放松的,古朴自然。吊脚楼群因山就势,顺坡而建。寨里人说:“饭养命,歌宽心”,他们把唱歌与种田、吃饭看得同等重要,任何时候任何场合,一言不合就唱歌,生活生动又有趣。

地址:怀化市靖州县三锹乡境内

|| 芋头侗寨 -- 侗寨里的“小布达拉宫”

侗族人从明朝开始便世代定居在湖南、广西、贵州三省交界处,侗寨就建在层层叠叠的山坡上,鼓楼、风雨桥、门楼、古井、萨岁坛、吊脚楼,侗族人在这个山坳里造了个“小布达拉宫”出来。相比景区里充耳不绝的叫卖声,芋头侗寨却难得地保存了侗族人淳朴的风气。

地址:湖南怀化侗族自治县

|| 勾蓝瑶寨 --隐匿重山间的恬静瑶寨

勾蓝瑶寨青山环抱,中间一方小平原,像个世外桃源。历史上勾蓝瑶民不与外界通,一个姓氏一个门楼,现遗存的三个勾蓝瑶村寨,即上村、下村和大兴村等,相距不到一公里。 勾蓝瑶寨有独特的习武传统,尤以瑶家女子拳、男子刀舞、棍舞最为精彩,每逢瑶族节日诛鸟节、尝新节、洗泥节、盘王节等,都会有表演,很多古老习俗一直延续至今。

地址:永州市江永县兰溪勾蓝瑶寨古村

|| 捞车河村 --拉拉渡上阅尽土家风情

这是一座见证土家族文化的村落,在时间的变迁下,它的风貌非但没有逝去,反而越发明艳动人。在没到过这里之前,人们谈论起土家族都形容为“载歌载舞”,在到过这里之后,你会惊叹于它的建筑设计,惊叹于土家族人的“西兰卡普”。如果时间充裕,建议乘坐拉拉渡欣赏河两岸的风貌。

地址:湘西州龙山县苗儿滩镇捞车河村

古城:湘西的诗情惊艳又不失人间烟火

如果说山是湘西的灵魂,那么水就是湘西的血脉。山孕育出了寨,湘、资、沅、澧“四水”,沱江、猛洞河、酉水等共同滋养出了湘西的城,现今,在这些古城里,既可看到千年前的古意,又能看到日常的人间烟火,这是湘西魅力所在。

|| 凤凰古城 --商业化也掩不住她的美

虽然凤凰现在日趋喧闹,但仍不影响我喜欢她。凤凰拥有一种独一份的惊人的美:群山包围间,一条蜿蜒曲折的碧水边的千年吊脚楼,出过许多对中国历史和文艺影响非常大的人物的古镇,也就只有这一座。

去过很多次凤凰,亲眼见她从古朴到浓丽,依然能在清晨的晨雾中和深夜的阑珊中邂逅她的清秀和沉静。

地址:湘西州凤凰县

|| 芙蓉镇--挂在瀑布上的千年古镇

第一眼见到芙蓉镇的照片只觉惊艳,第一次来到芙蓉镇在瀑布旁听着巨大的水流声时,惊艳程度有增无减。芙蓉镇是一个土家族的王国,拥有土司行宫、土司和楚王订立的象征和平的“溪州铜柱”,土家文化气息浓厚。村子也很有意思,村口有个大大的广场和种满了荷花的池塘。瀑布把村子分成两边,需穿过瀑布或走跳岩才能通行,往江边一不小心就走到了悬崖边上,眼前是绵延的群山,脚下就是悠悠的猛洞河。

地址:湘西州永顺县芙蓉镇

|| 茶峒(边城)--这里才是真正的《边城》

沈从文的《边城》描绘的并不是凤凰,而是这个曾经名为茶峒的水畔小镇。这里恰巧位于湖南、重庆和四川三省交界处,水边山坡上高低错落的屋舍、屋舍间上下起伏的街道,就是书中翠翠和傩送生活过的地方。现今依然还保有拉拉渡和船夫,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接送往来的人们。来茶峒,不妨带上《边城》作为枕边书,吊脚楼里枕水而眠,说不定也能做一个香甜的梦。

地址:湘西州花垣县边城镇

|| 里耶 --一个改写秦朝历史的古城

里耶,土家语“辟地”的意思,世纪之初出土的数万片秦朝古简,把这个湘西最边缘的商贸古镇推上了高光舞台。今天的里耶依旧是个繁华之地,走在老街上,身旁不时出现的深宅大院“窨子屋”,还是能看出当时的富硕之气。

地址:湘西州龙山县里耶镇

|| 浦市 --一座有腔调的古镇

浦市是沅水边的一个大码头,是西去凤凰和贵州的必经之地,沈从文、黄永玉等大师都是从这个码头走出来的。屈原也曾流放至此,创作出了《山鬼》等名篇,沈从文曾在书中写过“有一座叫做浦市的古镇,很美很古很惬意”。“满眼是诗、一种纯粹的诗。”

“坐茶馆、唱渔鼓、听傩戏”是浦市人的日常生活方式,浦市茶馆之多,生意之望,属湘西之首。浦市众多的茶馆里,最特别是十字街附近的王汉章茶馆,喝茶、唱戏、闲话家常……在这家茶馆里,可以看到一个微缩的浦市市井百态。

地址:湘西州泸溪县浦市镇

|| 黔阳古城 --比凤凰早千年的明清古镇

黔阳古城是全国保存最完好的明清古城之一,三面环水,比丽江、凤凰古城还早千年。古意荡漾的青石板街道、慵懒闲适的茶馆、随处可见的古庙,在黔阳,一不小心就有种穿越时空的错觉。

地址:怀化洪江市黔城镇

美食:湘西的密码,酸、辣、腊,湖南风味的最高级

湘西人的“狠”,不仅体现在性格和行动上,就连吃也要吃的够“极致”。如果长沙口味就让你觉得“重”了,那么去湘西请做好心理和“干粮”准备。吃最辣的菜,喝最烈的酒,吃懂了湘西美食,就会更理解湘西。

|| 湘西米粉 -一吃根本忘不掉

都知道湖南是吃粉大省,米粉对于湘西人来说也是续命般的存在。湘西米粉以圆粉为主,有粗细之分,多为不放汤的干挑,口味偏重。“臊子”以牛肉、鸭肉、羊肉、猪脚等大块食材居多,十多年前第一次去凤凰吃的湘西米粉,到现在都还记忆犹新。

|| 湘西腊味 -馋哭所有湘西人

湘西人家家户户有火塘,每家的火塘上都常年挂着熏制的腊味,腊肉、腊鸡、腊鸭、腊鱼、腊肠,几乎你能想到的一切肉食都会被湘西人做成腊味。自家柴火熏制的腊味那特有的香味,和工厂里加工的完全不是一回事,每一个湘西人都能轻易地分辨出来,邵阳的猪血丸子,同晶莹剔透的腊肉同炒,能馋哭所有的湘西人。

北流主要农产品有哪些(你最喜欢买什么样的农产品) 热门话题

|| 血粑鸭 -要想吃饭香,带点血和鸭

血粑鸭是湘西人饭桌上常出现的菜,凤凰和洪江的最有名。在湘西,要想吃饭香,都得带点鸭和血,外地人可能会觉得有点“黑暗”,但都是湘西人的心头爱。鸭肉鲜美味浓、血粑清香糯柔,二者一结合,便胜却人间无数。

|| 坛子“酸”一切 -酸汤和食物的恋爱

苗家人都说“三天不吃酸,走路打窜窜。”在湘西,除了每家都有腊肉,还少不了的就是酸菜坛子。新鲜的鲤鱼洗净掏干灌进小米、辣椒,放进酸菜坛子,十天后就有可口的酸鱼吃。苞谷粉拌辣椒,装进坛子就是湘西人离不开的苞谷酸。新鲜的红辣椒切开装进糯米粉,放进坛子,就是糯米辣椒;新鲜的萝卜切丝拌辣椒放进坛子,就可以满心欢喜地等待酸萝卜丝吃了。湘西的坛子,可以与任何事物谈一场“酸爽”的恋爱。

||湘西泡菜 -分分钟治愈你的“没胃口”

湘西人喜酸辣口,不仅正餐离不开酸辣菜,连小吃也是。萝卜、黄瓜、豆角什么都爱放酸水里泡一下,再拌上辣椒,爽口又开胃。现在湘西泡菜已经成为风靡湖南的街边小吃了,任何时候想吃一口酸辣,走,去泡菜店啊!

|| 米豆腐 -不是豆腐的“豆腐”

米豆腐也是湘西人经常吃的食物,可做早餐可做下饭菜,可做汤可干拌,地位基本上可与米粉媲美。湘西米豆腐最有名的是“芙蓉镇”,当初一部经典的电影,不仅火了这个古镇,也火了米豆腐,现在芙蓉镇里几乎走三步就有一家卖米豆腐的店。

如何愉快地玩转大湘西?湘西有一百种方式让你爱上!绝美的自然风光,独特的民族风情,神秘的风土人情,道地的酸辣美食,丰富多彩的大湘西有一百种方式让你爱上她。

▶第一次来湘西,就尽情感受山水精华吧

初来湘西,如果没有明确目的地,不妨挑一个地方看山,选一个地方看水,去一个苗寨喝酒,来一个侗寨听大歌,在一个古城里枕水而眠……

湘西经典路线推荐:

张家界(天门山、武陵源)→德夯(矮寨大桥、峡谷、天问台、苗寨)

→芙蓉镇(瀑布、土司行宫)

→凤凰(古城、沱江)

→芋头侗寨

▶想快速融入湘西,就去赶“边边场”

湘西各地现仍保持着赶集的习惯,苗族人称“赶边边场”,这一天苗民们身着苗服、背着背篓,把自家的美味酸鱼、酸肉、酸菜,手工编织而成的精致背篓、扫把,农副产品等带到集市上去卖,相当热闹。

在集市上有吃有逛有玩,挤在背篓间,听当地的苗族阿婆们聊天,还能看背篓里的小孩相互打闹,分分钟就可以融入到当地人中间。

凤凰周边赶场地点推荐:

凤凰的腊尔山、禾库和山江的边边场算是湘西最大最原汁原味的,除了满眼穿民族服饰的苗族妇女,你还能看到拔牙的游医、占卦的相士等,除了本地苗族,邻近的贵州、重庆山民也会来凑凑热闹。

腊尔山镇:农历每月逢二、七赶集,凤凰至腊尔山约5元。

禾库镇:农历每月逢一、六赶集,凤凰至禾库的约5元。

山江镇:农历每月逢三、八赶集,凤凰至山江约3元。

▶想感受古老手艺民俗,就去探访手艺人

蓝印花布,两种颜色,百般匠心。蓝的像天,白的像云,布上的纹样,是湘西的灵动和神秘。

探访地推荐:

湘西蓝印花布重镇是凤凰,主要分布在沱江镇、阿拉营镇、吉信镇、木江坪镇、廖家桥镇、山江镇、腊尔山镇等一带,以沱江镇为代表。

傩戏,以面具为艺术造型的重要手段,内容多与宗教鬼神有关;起源于商周时期的方相氏驱傩活动,汉代以后,逐渐发展成为具有浓厚娱人色彩和戏乐成分的礼仪祀典。

探访地推荐:

主要存在沅陵辰州、新晃侗族傩戏、高椅、梅山、溆浦、临武、桑植等地。

邵阳布袋戏,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民间手工制作和表演艺术,全在艺人一人。一个人,两只手,舞出千古春秋。

探访地推荐:

邵阳布袋戏发祥于邵阳县九公桥镇白竹村燕窝岭,目前仅1名70多岁的传承人刘永安还在坚持表演。

▶不想走寻常路,那就跟着《湘行散记》游湘西

如果你是沈从文书迷,想要切身感受大师当时的心境,可以根据他的进出路线走一遍属于你自己的《湘行散记》。这一路上“漂”下来,体会沈从文当时的心境,把湘西的古城一网打尽,深度感受湘西的风土人情。

《湘行散记》路线推荐:

从常德出发—沿沅水而下—经桃源—五强溪—沅陵—泸溪—浦市—麻阳-直到凤凰。如果还不过瘾,还可以直下辰溪—黔阳—洪江—到怀化。

湘西是一帧出神入化而又清丽如初的山水画卷,即使行过很多地方的桥,看过很多次数的云,喝过很多种类的酒,看到这儿的一山一水,仍会心动不已。

她被寄予了太多的期望,又承担了许多莫名的失望,外界那些不明真相的诽言,真的不是她的内核,希望你能懂。

湘西,也许你明天就会来,也许你永远也不会来。

实用信息

丨交通信息丨

1、飞机:

湖南有长沙黄花、张家界荷花、邵阳武冈等多个机场。一般去湘西选择直飞张家界,如果所在城市没有直飞航班,可先飞到长沙再转机或者高铁、大巴去湘西。

2、火车:

目前大湘西范围内怀化和邵阳已开通了高铁,张家界和湘西州的高铁还在建设中,有普快直达,所需时间稍长。长沙到怀化高铁1.5h,长沙到张家界普快和大巴都是5h左右。

3、大巴:

坐大巴去湘西从长沙转车的比较多,长沙到湘西各地的大巴线路比较多,还有旅游线路,比如长沙到凤凰、芙蓉镇等就可以直接坐到景区,不用转车。

丨旅游信息丨

湘西各地景点比较散,不是自驾的话各个目的地之间辗转会比较麻烦,如果不租车的话,建议报团,长沙出发的各条线路的团特别多。

当然如果你愿意自己乘坐大巴、中巴、小巴在湘西各地间穿行,也挺有意思,湘西的父老乡亲都特别乐于助人,只要问一声,他们会比你本人还上心。

丨住宿信息丨

开发比较成熟的景区客栈、酒店特别多,张家界等地也渐渐建起了有品质的民宿。不过一些地处偏僻的村落寨子,建议选择在临近的市区县城留宿,或询问当地人是否可借宿,给予一定经济报酬即可。

最后祝你旅途愉快!

玉林那个县最富?

博白镇。

位于玉林市博白县境内,地处广西东南端,全镇总人口近40万,是博白县第一大镇。该镇交通便利,通信发达,水电设施完善,工业生产基础较好,现已形成了机械、制糖、卷烟、化工、电力、建材、矿冶、轻工、塑料、印刷、服装和农副产品加工等工业门类,号称“中国编织工艺品之都”,在2016年全国千强镇评比中,该镇位列全国第274位,是玉林市排名最靠前的一个乡镇。

玉林玉州区都有哪些镇?

1.玉城街道

玉城街道地处玉林市城区中心,是玉林市和玉州区党政领导机关驻地和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是桂东南和雷州半岛重要商品集散地。街道下辖12个社区居委会,168个居民小组,辖区面积29平方公里,总人口19.1万人。

??玉城街道党工委、办事处在上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依托地处城市中心的区位优势,结合自身特点,确立了"依托城市,服务城市,全面推进社区建设,努力把玉城街道建设成为现代化工贸强街"的发展思路。大力发展以工业、商贸业、房地产业和现代服务业为主的城市经济,使街道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全镇属亚热带季风气候,阳光充足,雨量充沛,南流江由东向西婉蜒曲折贯穿全境,灌溉方便,土地肥沃,农业开发潜力大,建立了粮食、蔬菜、水果、花卉种植和淡水鱼养殖、禽畜养殖等生产基地,是玉林市“菜篮子”工程重点生产基地之一,有名的渔米之乡;矿产资源主要有石灰石、火山灰土等,分别是生产水泥、红砖的优质原料,其中,火山灰土蕴藏量居桂东南各乡镇之首。旅游资源有水月岩龙珠湖风景区,古渡云龙桥,玉州乐园等;目前,全镇共有厂场、企业1363家,个体工商户1333户,形成了水泥、红砖、铸造、食品、针织、服装、制革、白铁加工、编织、运输等特色产业;2004年,全镇实现国内生产总值11.89亿元,与去年同期比增长17.8%。其中第一产业生产总值13472万元,第二产业生产总值41976万元,第三产业生产总值62843万元;财税收入2696.9万元,同比增长20%。各村水、电、路基础设施比较完善,广播、电视、电信覆盖全镇13个行政村,通信传递快捷。此外,文教、卫生、科技、民政、民兵、计生、妇幼、老龄等各项事业蓬勃发展

2.南江街道地处玉林市城区南郊,属城乡结合部乡镇,现辖13个行政村,348个村民小组,3个居民委员会,人口7.5万多人,总面积79平方公里。

2.南江街道

南江街道地理位置优越,交通快捷便利,资源丰富,商贸繁荣,经济较发达。黎湛铁路、玉林至北海、广东、茂名等主要交通要道穿境而过,是西南东向出海的通道;玉林火车站、玉柴机器、玉林制药等130多个中直、区直、市直大中型企业座落于境内,有力地带动了各行各业的发展;属亚热带季风气候,阳光充足,雨量充沛,南流江由东向西婉蜒曲折贯穿全境,灌溉方便,土地肥沃,农业开发潜力大,建立了粮食、蔬菜、水果、花卉种植和淡水鱼养殖、禽畜养殖等生产基地,是玉林市“菜篮子”工程重点生产基地之一,有名的渔米之乡;矿产资源主要有石灰石、火山灰土等,分别是生产水泥、红砖的优质原料,其中,火山灰土蕴藏量居桂东南各乡镇之首。旅游资源有水月岩龙珠湖风景区,古渡云龙桥,玉州乐园等;目前,全镇共有厂场、企业1363家,个体工商户1333户,形成了水泥、红砖、铸造、食品、针织、服装、制革、白铁加工、编织、运输等特色产业;2004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11.89亿元,与去年同期比增长17.8%。其中生产总值13472万元,生产总值41976万元,第三产业生产总值62843万元;财税收入2696.9万元,同比增长20%。各村水、电、路基础设施比较完善,广播、电视、电信覆盖全镇13个行政村,通信传递快捷。此外,文教、卫生、科技、民政、民兵、计生、妇幼、老龄等各项事业蓬勃发展。

3.城西街道

城西街道位于玉林市西郊,全镇总面积27平方公里,总人口3.8万人,辖9个村委会、2个城市开发区和1个塘步岭工业区。2004年全街道工农业总产值5.05亿元,财政总收1576万元。是全国亿万农民健身活动先进镇,荣获自治区先进基层党组织、自治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五个好”乡镇党委荣誉称号。

城西镇地处玉林市城郊结合部,周围有南流江、清湾江和白洲江三江环绕,环境优美,是北海、南宁出入玉林城区的西大门,至南宁、湛江、北海3小时可到达,至桂林、广州5小时可到达。黎湛铁路、、玉石路、二环路、玉公路、玉福路等高等级公路纵贯全镇,形成了村村有高等公路通过的交通网络。

城西镇是玉林市规划中的商贸和工业集中区,是玉林城区人流、物流的聚集地。其中,已建成机电五金批发市场,正在建设建材和装饰材料专业市场,正在筹建中药城和汽车、摩托车市场。目前,林村工业集中区、塘步岭工业区和望州岭工业集中区,构成了环高等级公路工业带。

城西镇劳动力资源丰富,各行各业都有大批的技术熟练工人,一般员工月工资400-500元左右。电力充足,城乡用电同网同价,均价0.45元/度左右。

4.城北街道

城北街道位于玉州区北部。辖14个行政村192村民小组,辖区面积64平方公里。2004年人口4.8840万,耕地面积2026.65公顷,粮食种植面积1000多公顷。地方特色产品有香蕉、甜桃、台湾甜桃为主的农产品种植,并向规模种植发展,形成了以谷山、潘岭为主的香蕉、甜桃等水果生产基地,钟周、西岸、高山为主的蔬菜种植基地。主要旅游景区高山村明清民居古建筑,高山村2004年被评为全市文物保护单位,村周围有七个小山峰拱托着高山村山地,俗称“七星伴月”。明代地理学家、旅游家徐霞客于1637年来到高山游宿。 高山村古建筑是以两广地区宗祠文化为主要载体的民居群。保存着明清古宗祠13座,古民居60座150幢,古火砖巷道9条,以及古坟、古井、古戏台、古剧场、古石碑、古围墙等一批古建筑。全年接待游客1.5万多人。著名的佛子山度假旅游中心就坐落在我镇,平均每年接待游客有2万多人。

全镇2004年财政收入603.8万元,乡镇企业总产量1.5670亿元,农民人均收入2315元,今年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亿元其中工业项目固定资产投资7000万元。

5.名山街道

名山街道地处玉林市城区东郊,国道324线横贯全镇。辖12个行政村,235个村民小组,辖区面积52平方公里。至2004年人口 52297人,人口自然增长率7.26 ‰,耕地面积1.2万亩 ,粮食种植面积 3.4995万亩 。农机总动力2.466万千瓦。有林面积911.3 公顷。

名山镇党委、政府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努力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按照建设“玉贵走廊”新思路,大力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加快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不断发展第三产业,促进全镇经济发展。全镇形成石棠、和睦村花卉,太阳、二泉村黑皮冬瓜等生产基地。其中,花卉基地被国家林业局、授予“全国花卉生产示范基地”。2004年全镇实现财政收入 1620 万元,其中农业总产值 1.38 亿元,乡镇3.15亿元。农民人均收入2550 元。社会固定资产投资 1.1亿 元。

名山镇党委、政府紧紧围绕“工贸强镇”的发展思路,加速推进城镇化的发展步伐。一是充分发挥区位优势,构建区域性商品,重点抓好华凯汽车城、弘通汽车城的建设,并做好市弘通汽车城、华凯汽车城、环东塑料制品厂、城发房地产、林丰房地产等新上项目建设的跟踪服务工作;二是大力发展特色农业,继续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做优以无公害蔬菜、中药材、花卉盆景等为主的特色农业产品;三是做大做强造纸业、建材业、铸造业和餐饮服务业等传统优势产业。

几年来,名山镇认真抓好玉贵走廊和革命老区文化生态家园建设,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硬化名珠路二泉段1公里和新建大囊村四级公路1.74公里,并硬化了0.8公里,投入8万元修建腾扬石山抽水站,投入114万元建设名山、太阳、大囊、石棠四村的人饮工程,投资45万元建设石棠小学教学楼3层主体建筑,投资2万元建设了大囊村卫生室,引导群众建设沼气池271座,投资3.2万元抓好名山开发区路灯亮化工程,共安装路灯41盏,投资5.6万元建设二泉村委办公楼,进一步改善了村委办公条件。

6.茂林镇

茂林镇位于玉州区东部,玉容一级公路(国道324线)从境内经过,西与玉林城区毗连,东北面与北流市交界,是玉林城区和北流市区的联结地带。全镇总面积83平方公里,辖16个行政村,278个村民小组,2004年人口50641人,人口自然增长率7‰,全镇耕地面积2250公顷,粮食种植面积1652公顷,农机总动力31780千瓦,有林面积3066公顷。茂林镇风景资源丰富,主要风景名胜有天门关、穿境山、宝相寺和龟头岭森林公园,此外还有汉朝马援兵营遗址和宋代方度城遗址。主要特色产品有莲藕、板栗。近年来,茂林镇先后被评为自治区科技示范镇、村民自治模范镇、文明镇和自治区小城镇建设重点镇。

全镇2004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49816万元,财政收入2089万元,其中农业总产值7475万元,企业总产值45664万元,农民人均收入2460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28亿元。

近年来,茂林镇党委、政府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提出了工业强镇的发展战略,把工业确定为全镇经济发展的战略重点,充分利用和依托茂林镇良好的区位和交通优势,积极引进和发展一批新的工业企业项目,初步形成了以建材、陶瓷、食品加工、五金、日用品制造为主的产业,全镇工业经济获得了快速发展,茂林镇正逐步向玉林工业重镇之路迈进。

7.仁东镇

【概况】仁东镇位于玉林城区西北部,面积63平方公里,东与城北镇、南与城西镇、西与福绵管理区福绵镇、北与兴业县大平山镇、龙安镇接壤。玉林城区二环路与本镇交接,黎湛铁路、324国道、玉石一级公路等高级公路从本镇通过,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全镇辖13个行政村,325个村民小组,52个自然村,总人口53329人,农业人口49869人,人口自然增长率7.64‰。全镇有耕地面积2370公顷,粮食种植面积3576公顷,林业面积2039.9公顷,水库、塘面积3447亩,农机总动力2.5397万千瓦。全镇2002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3.267亿元,财政收入332.95万元,农民人均收入1898元;2003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3.4亿元,财政收入456.62万元,农民人均收入1948元;2004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3.5619亿元,财政收入448.5万元,农民人均收入2107元。

【经济发展】坚持把发展作为强镇富民的第一要务,紧紧围绕“工业强镇”的发展思路,大力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农业企业化进程,努力构建平安和谐社会。

按照区委“工贸强区”的发展战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增强工业项目储备。全镇乡镇企业已由“九五”高速增长转变为“十五”的持续稳步增长,由多轮驱动、多轨运行向个私经济和民营企业方向发展,由“村村点火,户户冒烟”零星分散的经营向小城镇和园区集中联片发展,由粗放经营向科技密集型集约化和特色产业的方向发展。目前,全镇有个体私营业主294家,已规划建设了仁东镇工业集中区和塘步岭、鹤林、三山坡、旺鹤等5个工业小区。工业企业以造纸、食品加工、五金制品、化工、针织、塑料制品为主。从2001年来,仁东镇工业企业取得长足发展,三年新上工业项目44个,投资额22530万元,其中投资1000万元以上的项目7个,500―1000万元的项目6个,100万元―500万元的项目31个。目前新上项目大部分已投产,每年新增税收100万元以上,解决就业1500人。2004年共引进企业14家,总投资8350万元,营业收入完成29712万元,比2000年增长了48.79%;工业产值完成了15625万元,比2000年增长了62.33%;实交税金332万元,比2000年增长了47.55%;从业人员3631人,占全镇农业人口的7.06%,比2000年增长了49.6%,发展速度超过我镇以前平均发展水平。

仁东镇是典型的城郊型农业大镇,农业以蔬菜、香蒜种植为主。农业生产基本形成一村一品的大面积集约经营,初步形成了木根村冬瓜、苦瓜生产基地,都甘村莲藕生产基地,大鹏村潮菜生产基地,龚罗、石地村番茄等农业生产基地,共3860多亩。其中,石地蕃茄生产基地一年四季种植蕃茄,产品闻名广西区内外;木根苦瓜生产基地,引进种植耐贮运的春秋苦瓜系列品种900多亩,获得每亩7000多公斤的高产,平均亩收入11200多元,实现“万元田”。仁东镇的香蒜全国闻名,生产的紫衣香蒜以个头大、色紫、结实饱满、味辛、香辣、爽口、含油量高成为蒜中之极品,具有杀菌开胃的极高药用功能,集食品、医药、工业等多种用途于一身,现全镇秋冬季节形成了“家家冬种,户户种蒜”的习惯,2004年种植规模达26000多亩。目前,我镇的农业生产形成了五大产业带:一是以冬种大蒜为拳头产品覆盖全镇范围的大蒜产业带;二是以玉石路、324线国道仁东圩镇段为中心,辐射到大鹏、旺卢、都甘、木根、鹤林的种植业产业带;三是以大鹏、中庞、龚罗现代农业示范区为主的高科技经济作物带;四是以北片丘陵、山地为主的林果种植产业带;五是以中庞、大鹏、旺卢为主的主体水产养殖产业带。五大产业带初步形成了本产业带主打产品,中庞的塘角鱼苗繁殖基地,已成为广西最大的塘角鱼苗繁殖基地,旺卢形成了肉鱼市场,大鹏、中庞形成了蔬菜市场,都甘形成了莲藕市场,以及分散在各村的大蒜收购点等。

农业生产发展的同时,也带动了农业企业的发展。以“长富酸料厂”、“爽乐酸料厂”为龙头的农副产品加工企业,年加工销售农副产品5000多吨,产品远销东南亚、西欧地区一带,农业企业化进程稳步推进。同时,着重抓好以三黄鸡、参茸鸡为品牌的三龙养殖场,以农业企业为主的仁东嘉丰肉牛场,充分发挥我镇养殖业发展的优势,引导农户加入养殖企业,加快农村经济发展。

8.仁厚镇

仁厚镇位于玉州区西北部。国道324过境。辖9个村172个村民小组,辖区面积30平方公里。2004年人口2.7026万,人口自然增长率9‰,耕地面积1428公顷,粮食种植面积1216公顷。农机总动力1.23万千瓦。有林面积1112公顷。地方特色产品有大蒜、花生、红薯等。

全镇2004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1.911亿元,财政收入236万元,其中农业总产值1.0073亿元,乡镇企业总产值0.5692亿元,农民人均收入2301元。今社会固定资产投资0.68亿元。

近来,仁厚镇党委、政府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工业强镇”的发展思路,紧密围绕区委、区政府的工作思路和工作导向,依托“玉贵走廊”建设,“振兴工业、服务工业”大会战、城市基础设施大会战、筹备第二届中小企业商机博览会四大发展平台,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加快工业发展步伐。同时,认真围绕农业增量,农产品增值,农民增收这一目标,主动调整产业结构,做大作强传统产业和特色产业,确保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快速发展。目前,随着玉药制药生产基地项目的引进,镇内工业实力得到了明显的提升。红薯、花生、大蒜等农产品经优化调整后优势更加突出,蔬菜种植、猪鸡养殖蓬勃发展,酸品加工业不断壮大,目前规模酸品加工企业有11家。全镇经济发展势头良好。

9.大塘镇

大塘镇位于玉林市城区至桂平路旁边,距城区8公里。东与北流市大里镇相边,西南与玉州区城北镇接壤,北与兴业县卖酒乡相望。全镇土地面积32.7平方公里,辖5个行政村、139个村民小组,总人口20850人。2004年全镇工农业总产值6733万元,财政总收119.1万元。

大塘镇地理位置优越,属三县市区交界地。大塘圩是历史名圩,圩市辐射人口50000人。圩镇现有商住面积3万平方米,年集市交易量1000多万元。小城镇建设开发前景看好。辖区内有二级路1.1公里,四级路20公里,四通八达。规划中的南(宁)广(州)高速路途经本镇,出口引线在本镇。

辖区内有2.5万亩坡地,2.5万亩山地。坡地可开发种植中药材、花生、水果等经济作物,山地可开发种植八角、麻竹、速长林、松树、杉木等经济林木。水资源充裕,有苏烟水库、三和水库、三叉塘水库等,总储水量2000多万立方米。其中苏烟水库日供玉林城区居民饮用水10万方。

大容山森林旅游渡假区山峦叠嶂,延绵深入该镇。大双村至大容山公园不足20公里,是玉林城区至大容山森林公园的捷径,旅游开发价值极高。

大塘镇工业以烟花炮竹、食品加工、机械配件为主。共有合法烟花炮竹生产企业11家,大型机械配件企业1家,食品加工企业多家,发展企业潜力大。大塘镇劳动力资源丰富,各行各业都有大批的技术熟练工人,一般员工月工资400―500元左右。电力充足,城乡用电同网同价,均价0.45元/度左右。 你是玉林人啊??还是外地人呢??

关于【北流主要农产品有哪些】和【你最喜欢买什么样的农产品】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热烈欢迎大家留言讨论,我们会积极回复。感谢您的收藏与支持!

相关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