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年专注农产品研发产品质量有保 售后7×24小时服务
24小时咨询热线:4006666666
联系我们
农产品有限公司
全国免费服务热线:4006666666
地址 :中国·北京
联系人:陈经理
您的位置: 首页>>热门话题>>正文
热门话题

如何避免农产品涨价情况(猪肉过了五一会涨价吗)

时间:2023-06-06 作者:admin666ss 点击:19次

今天给各位分享关于【如何避免农产品涨价情况】,以及【猪肉过了五一会涨价吗】的知识点。如果您能从中获取启发,那就是我们开心的事了,现在开始吧!

如何避免农产品涨价情况,猪肉过了五一会涨价吗?

五一假期刚过,猪市就迎来了“劲爆”消息,生猪出栏价格多地跌破10元,进入“9”开头的价格。对于消费者来说,市场猪价还会继续降低,猪肉会越来越便宜,不过,从养殖户的角度来说,猪价进入“9”开头的价格,则不是一个好消息。

五一假期期间,整体猪价以下跌为主,养殖户期待的涨价未到来,虽然需求有所增加,但是,屠企以及餐饮业都会提前备货,对于五一长假期间的猪价影响不是很大,从生猪产能逐渐恢复来说,猪价大趋势还是下跌为主。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李国祥5月6日表示,预计2021年中国猪肉约5000万吨,猪肉价格整体将会呈现出波动性的不断回落态势。

农民种田的收益怎样才能得到保障?

农民种田种地,谈不上什么收益保障,能够维持一年的生活,便是阿弥陀佛了。

如何避免农产品涨价情况(猪肉过了五一会涨价吗) 热门话题

就如题主所说,年轻力壮的都出门去打工,做农业的只是些留守老年人,他们依然要活下去,为了减轻孩子的负担,能够做就要坚持做,不给孩子增添负担。

但与农业有关的生产资料涨价太高,粮食价格却迟迟提不上去,这种情况下,种田的收益想得到保障,犹如是痴人说梦。

我观察了农民近几年的生产积极性和生产心理,他们对农业发家致富根本没有抱有任何幻想,之所以还要继续做农业,是因为求生本能在驱使,因为活着需要粮食。

想靠农业赚钱的,不是没有想去试,有人就做过实验。我村就有个五十三岁的农民,他不出去打工,发动家人捡起了别人撂荒的几十亩田地,种大葱,栽玉米、高粱,投资在粮种、化肥、农药、小型机械、人工上就花费了四万多元,到年底将所有粮食卖掉,算一算收入,得了六万多元。名义上是赚了二万多元,但是,一家五口人平均下来就只有四千多元。四千多元和打工比起来,是12:1。几十亩田地尚且如此低的收益,两三亩田地又能有多少收入?这还是风调雨顺的年月,如是遇着自然灾害发生,也只能贴血本了。

这样说来,农民要保障自己田地的收益,目前是无计可施。唯一的办法就是政府大力补贴,严厉打击农资乱涨价的各种行为,也许农民多少有点实惠,否则就等于是白说。

为什么我国的农业农产品价格贵?

很多必须的,农产品确实价格比较高,波动比较大,已经占用了人们大量生活资金,提高了人们的很大的生活成本。

农产品价格近几年成普涨的行情。几年前,鸡蛋六元前一斤都算比较好的、贵的,现在见到十几元一斤的鸡蛋都很普通。以前猪肉十元钱一斤,算很正常的现象,现在十元钱一斤就造成生产猪的企业大幅亏损。现在猪肉20元都不算贵,而且是长期普遍的价格。造成这个现象的主要原因:一,生产成本增加,农产品上游的资源在不断的涨价。例如化肥、饲料,运输工具,都在不断的涨价,这些农产品生产的必需品压缩了农产品涨价所带来的利润。二,人工成本增加。以前请人割稻,割甘蔗,几十元一天都有人干,现在几百元一天都没人干。农业生产的人口减少,农业生产的熟练工也在减少,多数年轻人都已经脱离了这个行业,有农产品生产脱节的现象。造成一些基本的农产品生产过程中出现人员的缺口,从而造成人工费用普遍性的大涨。也挤压了农产品上涨带来的利润空间。三,农产品销售端也在不断的涨价。用交通工具运送农产品,运输费已经大幅的涨价。农贸市场摆摊,农贸市场的摊位涨价也很厉害。批发生意中间商赚取的利润也在不断增加。四,农产品涉及到到民生民计,价格受到严格的管控。从宏观上而且从微观上都有很多部门在监控农产品的价格,要保证有利可赚,但不能够赚取过多。五,现代化的农产品生产和销售渠道也影响了农产品的收入。现代化的生产使得农产品的数量不断的增加,更加便捷的销售渠道,使得农产品销售的渠道越来越多。这就造成了农产品过剩和竞争更加激烈的局面。虽然涨价了,但是因为竞争较大,物品较多,而单一的销售渠道销量有所减少。以前我们楼下只有一个粮油店,现在有了五六家粮油店,这就分散了单一门店的收益。

农产品涉及到民生民计,在保证有收益的情况下,确实不应该成为暴利的行业。

有人说做农业不赚钱主要原因是农产品价格低?

这不是主要原因,我想——

第一点,农业是季节性产品,还没有规模,难以体现规模效应。

比如1995年,是我种反季大白菜的第二年,种的是太原二青白,俗语叫筒子菜。

我种了一亩地,由于这一年的菜青虫比较多,又不敢多打农药,所以产量普通,一亩地也就4000多斤。但价格奇高,我们用自己的三轮车拉到太原宜虹桥蔬菜市场,不用自己卖,菜贩子就一车全抢了。第一车的价格3.0角/斤。第二车的价格3.9角/斤。菜贩子还想要,但我们家地里已经没有了。再种只能等来年了,能赶上价格上涨的顺风车吗?去年可是一毛钱一斤都无人要的。

这说明什么呢?说明农业的局限性一是季节性产品,卖完以后就没有了,一等一年。价格再高,比如说大白菜给你上涨到3.0元/斤。你手里没有货,看见满身都是利润不是大眼瞪小眼?干着急没有任何办法。不像工业品可以连续生产。价格高还可以三班倒生产。今天没有货明天就是一大堆。

二是没有规模,就像我种的筒子菜,就一亩地当年4000斤左右的产量,再多没有了,毛收入1400元左右。谈规模更是扯淡。我们那里人均7分土地,即使是大家庭10个人的土地才七亩地,能算规模就得把“规模”两个字砸开来写了。能体现规模效应吗?如果我有1000亩地的筒子菜,当年不就是140多万元的毛收入?除去种子,浇地,农药,人工等的费用,每亩地按200元估算,1000亩土地20万元,自己还净收入120万元左右呢!谁怕谁啊?可惜是个梦想!

第二点,农产品价格的制定权不在农民手里,在谁手里呢?

农民询问价格的方式都是今年某某某行情多少钱?概没有说某某某我要卖多少钱?谁有这样的胆量与气魄?

人家工业品就不一样,比如我以前做水瓮盖子时,今天镀锌板材料每吨涨价200元,明天我的盖子每个就涨价,说涨一元钱是不会涨八毛钱,是我自己说了算。农民能这样做嘛?

农产品价格的制定谁说了算呢?人家说是供求关系决定的。萝卜臭了无人要,萝卜快了不洗泥,就是供求关系决定农产品价格的形象写真照。

但供求关系又是谁决定的呢?人家又说是市场经济。市场经济是什么模样?谁能摸的着呢?她不是一块石头呀!看得见摸得着。既然摸不着,就是一种无形的感觉了。毛阿敏的歌《跟着感觉走》大概就是说市场经济的:跟着感觉走,越走越温柔——。但农民是很茫然的。

大概大部分农副产品的价格是市场决定的。主要的粮食价格是国家宏观把控的,如小麦、大米等。民以食为天,一旦主要粮食价格有了波动那还了得?国家如何宏观把控主要粮食价格?那是国家机密,咱们就不能多谈了。

次要的粮食或者部分农副产品价格有一部分是有人炒作的,比如2008年的绿豆,卖价炒到8元/斤左右。据说是一次《第一届某某某会议》给吹起来的。还有2018年的大蒜每斤到9元钱,香菜飙升到22元/斤等。

第三点,这一点对于普通农民来说,要想走这条路挣钱比较难,一般是次要的了。

1农产品储存

由于农产品的季节性太强,对于粮食可以晒干保存,但农副产品呢?蔬菜,水果等,明知道保存好后反季节销售价格会高,如何保存好呢?以前的土办法保存含金量太小,比如挖坑埋大白菜。春节再拿出来,一土多,毛菜卖不好看,要的人少,货卖一张皮嘛。

二损耗大。一颗8斤的大白菜经过土法掩埋再取出后修理好,到能卖的程度估计只有5斤了,买的人再扒一层瓣,剩4斤不到,损耗50%。假如刚下来毛卖3角一斤,得2.4元。保存到能春节卖1元每斤,得4元,是卖价多了1.6元,但自己投入的时间不算吗?

土法保存显然不如人家冷库保存。还是大白菜,冷库保存的损耗只有10%左右,拿出来就能卖,干净漂亮,人见人爱,就像前面的那颗8斤重白菜,春节冷库出来后还有七斤2两,就是7.2元钱,是原来卖价的3倍,能不挣钱嘛?

但一个长3*宽2*高3.8米的小型冷库投资就得4万元左右,普通农民有必要吗?

2走自产自销的道路

这条路虽然看起来好,但实际操作呢?去市场卖货不能走着去吧?最少得有车,有车后得有驾驶证。一辆有轿子三轮车的价格得一万多元吧!三轮车人家让你进城市市场吗?得买个小型面包车,人家又不让拉货?考个驾驶证又得3、4000千元。高速过路费呢?现在去哪一个大的批发市场不要地铺费呢?北京顺义顺鑫市场一天就得200元左右。小地方高丽营菜市场一天得20,30元左右。

处处都是钱呀!农民农副产品就那么一点点够来回的折腾钱吗?比如一亩地大白菜产量好,有6000斤,能去城市大市场卖吗?

假设顺义区高丽营镇农民,自己没有车,雇4200货车把大白菜拉到高丽营菜市场。路很近,就3公里。

货车起步价100元/趟,由于装大白菜时间长再加100元。

装车费两个工人,每人给200元,计400元。

拉到高丽营菜市场卖4天,每天地铺费30元加卫生费20元小计50元,4天就是200元。

卖价3角/斤,6000*3=1800元。

除去开支1800-800=1000元。

自己种自己卖,雇车干4天挣1000元钱,累死累活种的一亩地大白菜就这么点收入谁会干呢?

第四点,总结

农业不挣钱,农产品价格低,比如主要粮食收购价格偏低,小麦才一元/斤左右,她是一个原因;雇人人工费高,比如我们那里农村种梨树,吊袋的工人一天100元,也是一个原因。这些都不是主要原因。

主要原因就是农民土地少,发挥不出规模效应。一家人就几亩土地,即使种金子,种出来以后就如粪土了。因为农民没有制定价格的权利,就像是瞎子摸象,摸到大腿是大腿,摸到眼睛是眼睛。即使给了农民制定价格的权利,比如玉米,你说能卖5元/斤,你一亩地就1000到2000斤的产量,最多卖10000元,你有几亩土地呢?土地的稀少会限制你的想想的。

农民卖农产品,就是不说自己的人工费,好像人工费不是钱。但算人工费后就没有多少农民愿意做农业了。依靠土地想发家致富,现在是难上加难。即使是搞网络销售,因为产量有限,很难难挣到大钱,比如种3亩地大白菜一年想挣10万元,比登天还难吧!要想让大多数农民在农业上都挣到钱,挣到大钱,那是不可能的事情,世界上估计没有先例。如果那样就不用搞工业化了,工业化不是多此一举?现在的大多数农民,希望还是把农业作为捎带产品来对待,有条件的地方可以搞搞特色种植,比如种酥梨、葡萄等;没有条件的就搞自己的第二产业,比如出来打工,做买卖等也是好的选择。如果想在自己独小的一亩三分地里搞出农业大名堂我感觉就是有点不可思议了。如有其人,就是伟大了。最后希望国家加大对农业的扶持力度,比如现在玉米是每亩100元补贴左右,加大到200元左右。适当给农民制定价格的一点点权利,让他们多加一点点希望;严厉打击烘炒价格的恶劣行为,别做伤农的事情;确保人民粮食安全,使人民过上幸福安康的小康生活,不是你我的美好远景吗?

关于【如何避免农产品涨价情况】和【猪肉过了五一会涨价吗】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热烈欢迎大家留言讨论,我们会积极回复。感谢您的收藏与支持!

相关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