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农产品不涨不降,农作物为什么不涨价?
感谢邀请。农作物不涨价,要分不同的角度来看。从横向来看,对比国际粮价,我国的粮食价格还是上涨了很多,以2018年3月8日当周全国原粮收购价格指数为134.95,比2009年同期的100.63上涨了34%;联合国粮农组织监测的谷物价格指数2018年2月为160.8点,较2009年的170.2点下跌了5.5%。目前国内主要粮食品种价格普遍高于国际粮价,也使得这几年来大量的进口粮食涌入国内市场,比较典型的是东南亚的走私大米,还有我们往年很少进口的高粱、大麦等。
从纵向来看,进入新世纪,随着国家粮食市场的逐渐放开,粮价在经历了2003年前后的大幅下跌之后,从2004年开始,国家先后出台了稻谷、小麦最低收购价格政策,油菜籽、玉米、大豆、棉花等临时收储政策,并且持续上调政策底价水平,使得国内的粮价与国际粮价接轨的目标迅速实现,各粮食品种价格相比于实行托市收购或临储收购政策前的价格,大幅度的上涨。举几个例子:目前国内中等小麦市场周均价每吨2490元,比2004年同期的1477元上涨了68.6%;中等玉米市场均价1836元,比2004年同期的1236元上涨了48.5%;中等早籼稻市场均价2554元,比2004年同期的1552元上涨了64.6%。
但如果对比物价上涨幅度,人民币超发,农民生活水平提高等等方面,如果以农民的种地收入来对比的话,确实涨的不明显,特别是近几年,生活成本的提高,使得大多数农民收入靠工资性收入,种地收入在整个农民家庭收入中的比重大幅缩水。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去查查统计年鉴。
我们再回到题主的问题,为什么农作物不涨价?刨除相对因素不说,从当前的形势来分析,我认为有以下几个原因:
1.农作物,特别是米袋子菜篮子,涉及国计民生,涨价落价,在中国这么个世界第一人口大国,耕地有限的国家,幅度不可能像国际市场那样,需要充分发挥有形之手的职能。
2.国内粮食生产连年丰收,全球也是形势大好,使得近年来国内外粮油供需基本面比较好,库存水平一直处在历史高位,供大于求的格局也不支持粮价继续上涨。目前来看,我国小麦、稻谷、玉米库存依然充足,2018年去库存将是政府调控的主线任务;大豆油脂依赖进口,国际库存也比较充足,美国和南美,在大豆出口到中国的贸易竞争越来越大。
3.国内外市场之间的联动性越来越强,外盘对中国市场影响也越来越大,涉及面也越来越大。国内粮价的居高,使得底价的进口粮“虎视眈眈”。
4.人民消费习惯在发生变化,不断升级,肉蛋奶蔬菜等增多,点心面包营养品等空间巨大,基本农作物需要提高附加值。作为种植户来说,更要和市场接轨,改变思路,以前是种什么卖什么,现在应该改为市场需要什么,种什么。
有人知道为什么最近大葱价格涨价吗?
做为东北人每年的冬季都会储存秋菜,白菜、萝卜和大葱是秋储冬菜的主要品种。往年我家里至少要储存100斤左右的大葱,而且大葱的价格基本年年都在5毛钱左右,而今年的大葱价格可以说是历史最高了!现在我们这里市场上质量很差的也要2元出头,好点的没有低于2.5元的,今年秋储大葱我家里只买了50斤,毕竟价钱太贵只能少吃点。
我做过三年的果蔬批发生意,北方大葱的几个主产区我都去过,北方大葱的主产区主要这几个地方:
1.朝阳:朝阳和内蒙赤峰交界的地方大葱的产量很高,不过它也是上市最早的大葱,一般九月末就开始上市,基本到十月中旬就会销售完毕。
2.沈阳周边:沈阳周边的辽阳、鞍山还有大民屯一带也是大葱的主产区,虽然这里的大葱质量稍差,但是价钱比较便宜。所以年年大葱下来的时候我都会去那里收购,尤其是辽阳和沈阳交界的沈旦和苏家屯的十里河一带,那里的大葱都比较便宜。
3.河北唐山的玉田和邯郸的鸡泽:河北唐山的玉田和邯郸的鸡泽地区也是大葱的主产区,这里的大葱品质不错,而且上市的时间比较长。
4.山东的潍坊和明水:山东的大葱是以上这几个地区产量最高,质量最好的,尤其是山东明水的大葱,葱白长而脆甜,特别的受市场欢迎。而且山东这些地方霜冻来的要比东北地区晚,因此东北大葱下市以后山东大葱才会顶上来。
为啥最近大葱价格涨价一,产地种植面积缩小
大葱基本都是种的二茬,很多农民种大葱主要是因为大葱的产量高(亩产一般7000斤以上),这样虽然售价便宜但是收入也不错。这几年农村可以选择种植的蔬菜品种开始增多,价钱便宜的大葱虽然产量高,但是效益不如其它的农产品,因此种大葱的农户逐渐减少。以前辽阳的沈旦地区几乎家家户户房前屋后都种大葱,但是这两年也开始逐渐减少。二,气候原因造成的减产
今年几个大葱产区在大葱的生长期里雨水都比较多,雨水太大大葱正在长葱白的时候土培不上,而且有些还容易腐烂,这是大葱减产的主要原因。三,大葱的市场需求量大
大葱在北方尤其是东北地区每到十一月份家家户户都会大量的储存,产地产量减少以后,市场上出现紧缺自然价格要水涨船高,这个就是市场规律。
四,大葱采购的物流成本上涨
近几年山东的大葱很少能够进入到东北的市场,主要原因就是东北很多地方都开始大量种植,山东大葱的物流费用要高一些,因此批发商都会就近采购。因为今年东北这几个大葱产区的大葱产量下降,这样只能舍近求远去采购山东的大葱,这样物流费用和收购成本也相应的提高。老百姓有句俗语“隔墙不倒葱”,大葱采购的距离越远,那么大葱的损耗也就越大,这些都要加到大葱的售价上,大葱涨价是必然现象。
今年大葱的价格跟往年比确实高的惊人,而且后期随着天气转冷,大葱的价格应该还会上涨,因为储存大葱的掉称率还是很高的。估计只有等到开春“发芽葱”上市以后,大葱的价格才会下降。但有人说粮食涨价遥遥无期?
油价进入8元时代,但粮食涨价遥遥无期,稻农该怎么办?
就在最近的几天,汽油价格又上涨了,跨过了8元大关,不少农民看了之后感叹,汽油天天涨价,粮食价格怎么就不涨呢?
曾经有人做过这样一个假设,如果把汽油的补贴用在粮食上,农民的收入可以增加多少?我想这个问题的答案应该跟这个结果差不多,就是将汽油的价格和粮食的价格互换,粮食卖到8块钱一斤,那农民就发家致富了。
好了,咱们也不空做梦了,还是回到现实,好好想想该怎么增收吧目前种地的收入实在太低,很多农民都进城打工,大城市打工一个月的工钱怎么也有四五千,而农村一亩地一年的收成也就1000块而已,几乎没有可比性。
农民可以一边种地,一边开店,比如手机店、超市等等,把自家的土地租给大户耕种就可以了。大户种地的效率高,而且补贴多,二者双赢,何乐而不为呢。
农民可以利用土地种高附加值农产品,但是这些农产品的投入可能都比较大,前期很难收回本来,所以农民也很难做。
农民可以在家做自媒体。现在农村自媒体非常火爆,像巧妇九妹等等的,利用视频展现农村风貌,也是个不小的名人了。
可以通过互联网卖农产品,现在网络这么发达,有些农产品是非常吃香的,可以卖个好价钱。
以上就是红叔三农的回答,欢迎点评,也欢迎关注,一起学习!我们这里粮油都开始涨价了?
我看囤粮这事,完全没有这个必要!
首先粮油食品问题可以说是咱们国家最最重要的民生问题,国家对粮食的重视程度远远排在国家的经济、军事,科技等的建设之上。民以食为天,如果吃不饱饭会引发很多社会问题,当然也就会对国家各个方面的建设产生阻碍。这个问题我们党是看得非常清楚,也是非常有远见的。
再说粮食是战略物资,自给自足是非常有保障的!粮食有战略储备、国家储备和地方储备,粮食丰收的新闻也频频出现在电视和报纸等媒体上。充分说明我们的粮食供给是安全的,十分有保障的。粮食安全关乎国家安全,因而不必惊慌失措,囤积居奇。
在此劝告大家,现在正值春暖花开雨纷纷的季节,粮食囤多了一时半会儿吃不完,生虫生霉在所难免,到了这一步不就只有倒丢浪费掉了吗?况且,你囤再多,也有吃完的时候是不是?
最后我想说,粮油涨涨跌跌也十分正常,能涨到哪里去?根据市场规律小幅波动是在所难免,但绝对不会涨到大众承受不起,吃不起饭的程度。毕竟我国现行制度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加之中国共产党的英明领导,党中央的任务是在今年必须全国脱掉贫困进入小康社会,日子一天会比一天好,朋友们想想,有必要囤粮吗?
关于【为什么农产品不涨不降】和【农作物为什么不涨价】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热烈欢迎大家留言讨论,我们会积极回复。感谢您的收藏与支持!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