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从电声产业的现状、国际市场的现状、WTO对电声产业产生的影响以及存在的主要问题等方面,着重提出了应采取的措施和对策。回顾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十年来,电声产业抓住机遇,应对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挑战,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一是抓住进一步开放国际市场的重大机遇,出口取得良好成绩,国际竞争力进一步提高。
国家对外贸易经营权的自由化有助于我国私营企业开拓国际市场。中国加入WTO后,电声器件产业的外向型经济得到了蓬勃发展。跨国公司开展跨国经营,骨干企业“走出去”战略成效显著。
国家对内外贸企业实行统一的所得税率后,各类企业在平等的基础上进行公平竞争。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十年来,电声器件产业产能得到释放,比较优势得到发挥,潜力得到充分利用。
3.对外贸易发展迅速。在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的十年中,电声设备的出口额从2001年的15.96亿美元增加到2010年的82.6亿美元,增长了517.54%。十年的出口总额为450亿美元,年均增长率为18.5%。
在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的十年中,电声器件的出口量从2001年的21.3亿增加到2010年的60.69亿,增长了284.92%。电声企业的进出口顺差从2001年的10.42亿美元增加到2010年的59.64亿美元。过去十年的进出口总顺差为303亿美元,年均增长率为19.44%。
目前,全行业80%以上的企业有出口业务。
[滚动新闻]
中国电声产品的出口已从占世界产量的40%增加到60%。电声设备巩固了世界最大出口国的地位。二是适应经济全球化形势,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产业规模进一步扩大。
在中国加入WTO后的十年中,电声器件产业实现了由小而散向大学和优秀的转变。
十年前,最大的电声企业的销售收入只有3.61亿元。分散重复生产的低端扬声器依靠低成本竞争生存。在对外贸易中,积累是价格协调的重点。
十年后,中国电声行业龙头企业的销售收入已超过30亿元。高端产品、知名品牌、高端客户和独特的产业结构,完全避免了低价竞争的局面。
微电子声学设备MEMS麦克风蓝牙耳机汽车扬声器高功率扬声器专业电声设备已在国际市场上崭露头角,引领潮流。
2、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的十年,电声科统计,电声销售收入从149.12亿元增长到689亿元,年均增长36.24%,产品产量从28.26亿元增长至79.56亿元,平均年均增长18.15%。
今天,世界上最大的电声设备生产商的地位仍在巩固。
3中国加入WTO十年来,电声器件产业转型升级也取得了可喜成绩。公司已挂牌设立国家级技术中心博士后工作站,引进国外人才工作站,成立研究院管理学院,为行业加强自主创新、实现转型升级奠定了良好基础。
三是充分利用国内外两个市场和资源,在新产品开发和生产技术上取得新突破,企业实力显著提升。
在中国加入WTO的10年中,电声器件行业充分利用了这两种资源,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国外积极探索国际合作引进人才,努力实施自主创新和再创新战略。新产品开发和生产技术取得新突破。微电子声学器件批量生产,数字电声器件和SMT生产线批量装备,自动化生产线和生产设备批量应用。
2010年电子元器件百强企业中,有9家专业电声企业,其中瑞盛声学销售额30.53亿元,浙江天乐销售额28.78亿元,歌尔声学销售额26.43亿元,国光电子销售额17.91亿元,一批企业超过10亿元。
电子元器件出口创汇100强前十名企业中,电声企业占40%,歌尔声学3.13亿美元,瑞盛声学2.836亿美元,浙江天乐25771万美元,国光电气2.176亿美元,一批出口超过一亿美元的企业。
2010年,电子元器件出口534.98亿美元,电声器件出口86.2亿美元,占元器件出口总额的16.11%。
2010年,电子元器件进出口贸易顺差8.19亿美元,电声器件顺差59.64亿美元,不仅位居元器件行业第一,也为元器件行业贸易顺差做出了贡献。
五项建议:
1、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国家统一部署,以即将出台的信息产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和电子信息制造业发展“十二五”规划为指导,努力实现《电子元器件十二五规划》和《电声器件十二五计划》确定的主要任务和战略目标,确保电声器件产业持续、稳定、快速发展。
2、大力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支持骨干企业做大做强电声主营业务,实施兼并重组,加快形成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创新实力突出、技术实力雄厚的大型跨国公司,品牌知名度高,国际竞争力强。
三、密切关注世界经济形势变化,进一步开拓国内外市场,继续保持和稳定国际市场发展态势,优化出口产品结构,加大新兴市场开发力度,实现出口市场多元化和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
相信电声器件产业将实现“做大做强”的宏伟目标,为进一步提高电子元器件产业的国际综合竞争力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更相关的是:
信息搜索
发表评论